自去年11月起,北京地铁开始试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安检,设立黑白名单,建立人脸数据库,在高峰时期大流量通行时,人脸识别技术的安检可以省时省力,提高安检速度。此外,除了人脸识别进地铁,还有人脸识别进教室,比如南京高校试水人脸识别,在教室中利用这项技术对学生进行出勤统计、上课状态的全程监控等,更甚者还能够打击“替课”的风气,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的“监控”。
人们会发现城市生活中这种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只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普及。政府机构、银行、安防、社区、酒店等领域都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诸多优势对现代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便利。无可争辩的是,一项好的技术本身带来的就是便捷,这样才能够为人接受和推广。人脸识别技术不管是金融支付、地铁安检,还是追踪罪犯、寻找失踪人口等,都是帮助人们更快地、更高效地完成这些事情。这些完成的事情本身又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所以中国各个城市应用推广这项技术确实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和潮流。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相对来说也是安全的,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人脸识别技术基于人的生物特性,有易测量、排他性、终身不变、自然性、不被察觉性等特点。“同质即灾难”,个体的生物特性通常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每个人不同的面部特征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性。
然而,任何人的脸部都没有做任何的加密措施,其 “不被察觉性”也决定了日常生活中人脸信息的数据采集是十分容易的。比如,警察可以在城里遍布人脸识别监控设备,当嫌疑人出现的时候,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和核对,这就能很快地帮助破案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罪犯,当他们被采集了之后,对他们的生活便造成了潜在的影响。此外,人脸识别目前还存在很多特殊情况,比如用人像图片去进行识别,又或是双胞胎识别的准确性等等都还存在问题。
因此,目前美国已有多座城市通过法律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比如旧金山,第一座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在已颁布的《反监控条例》中明确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随后,萨默维尔、奥克兰等多座城市也纷纷效仿,禁止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
在人脸识别盛行的时代,中国和俄罗斯都在极力推广和应用这项技术,但是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从人脸识别本身的缺陷来说,首先,这项技术最大的争议在于隐私,人脸信息的获取轻而易举。很多情况下,大众的信息被采集、存储甚至泄露,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困扰、甚至人身安全问题等后果却又是技术所无法承担的,人们在感到便捷的同时会有担忧。生物信息的保护似乎还没跟上这种技术上的进步,不知不知觉中,“脸就丢了”。最大的问题不是这项技术已经引发了社会事故,而是潜在的安全风险是未知的,人们的隐私数据如何被利用、流向何方等这些也都是未知。未知即恐惧。因此,人脸识别引发隐私争议,也是必然。
近日,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学生团体和隐私倡导者发起强烈反对之后,表明将不会继续展开面部识别项目,并禁止在校园内使用该技术。“我们已经确定,潜在的好处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校园社区所担心的却远远超过它。”很显然,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潜在风险的关注远远超过这项技术应用之后带来的便捷的关注,隐私问题如何解决是推广这项技术的瓶颈。
归根究底,这项技术无法给用户安全感,他们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活在监控之中,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人们出于对“被监控”的反感,也就会抵制这项技术。人在社会上就像是透明人,被人脸识别这项技术“一览无余”。或许有人会说,在抓捕罪犯或者坏人时,这项技术难道不能给人安全感吗?笔者认为,不能。当警察利用这项技术时,更多的是便捷,而受害人更多的是恐惧,在罪犯落网时,受害人或许是释然。可是其他时间,人们又会开始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泄露的数据信息会不会又被坏人利用进行犯罪。所以总的来说,人脸识别技术的便捷性超过安全感,对于人们的生活更有利的是减少时间,提高效率,而不是让人们能够有踏实的信任感。在这项技术覆盖的城市之中,人们或许是活在焦虑、担忧甚至恐惧之下的,要说安全感吗?并没什么有。
再来就是人脸识别这项技术的不完善,还有缺陷。因为人们的表情、姿势、装饰、神态等都会影响面部的特征提取和识别,从而大大影响检测的准确率。据纽约时报英文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人脸识别针对不同种族,准确率的差异较大,比如针对黑人女性的错误率高达 21%-35%,而针对白人男性的错误率则低于 1%。其实这或许和最开始系统测试时使用的人脸有关。对于种族较多、肤色较多的国家而言,人脸识别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完善。
此外,美国禁止人脸识别技术还有两点值得考虑的是,一方面在于更加注重国家安全的机密性,多座城市立法禁令针对的多个政府部门和执法机构,对于普通市民和商家是比较开放的,这说明美国相对于人们隐私而言,更担心黑客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窃取国家机密,威胁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在于人脸识别的误差会带来潜在的社会问题,比如针对黑人女性的错误率更高涉及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而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Gen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人脸识别设备最大的消费区域,预计2023年占全球比例将达到44.59%,在 2018-2023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9.53%。
美国已经开始给人脸识别“泼冷水”了,一系列禁令在多个城市开展。而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人脸识别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美国这种举措是走在国家前列还是因其本身独有的国家特色而决定的?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首先,美国本身的隐私意识相对较高,从其国家隐私权等法律的发展中可以体现。但是如今新媒体和新兴技术的崛起和发展,在腐蚀着人们的隐私意识界限。其次,人脸识别技术在美国的应用难度更大,因为美国的人种类别更为复杂,识别的准确率有待提升。而且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人脸识别潜在的社会问题尚未解决。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这类问题相对来说,影响较小。最后,中国对人脸识别的技术自信,也是如今推进这项技术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在soopat专利搜索引擎上以“人脸识别”为关键词检索得到20208项专利申请记录。2010-2018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逐年增长,2018年增加至5618项,为近年来最高,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相关专利申请数达3024项。根据LFW测试成绩显示,目前最优的系统在千万分之一的误报下达到识别准确率准确率已经超过99.8%,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识别程度,错误验证率也控制在0.2%以下。
1993-2019年全球人脸识别行业面部识别错误率变动
但是,同样的问题是在中国也有由人脸识别引发的隐私关注,比如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案,被媒体称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技术便捷和隐私风险的冲突,无论何时何地想必也不会少。
笔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要因地制宜,把握技术安全的原则在于适度,既不全面禁止,也不应该全面普及。若全面禁止,有如因噎废食,完全地舍弃人脸识别带给人们的福利;若全面普及,技术容易脱离控制和监管,潜在风险难以把控。所以,这项技术是谁用、在哪用、怎么用、用后的数据保存怎么做好等问题十分重要,也很关键,应该分场景去探讨人脸识别的安全风险,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其次,应尽早立法保障这项技术的使用是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给技术的发展留些空间。与此同时,相关信息应该公开透明,给民众安全感,比如在采集数据时说明用途并保证安全存储等。最后,相关单位的人脸数据采集、存储要有监管,这一系列的流程要有章可循。另外,人脸信息的安全保护是双向的,人们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某些人脸识别的授权要慎重。
自去年11月起,北京地铁开始试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安检,设立黑白名单,建立人脸数据库,在高峰时期大流量通行时,人脸识别技术的安检可以省时省力,提高安检速度。此外,除了人脸识别进地铁,还有人脸识别进教室,比如南京高校试水人脸识别,在教室中利用这项技术对学生进行出勤统计、上课状态的全程监控等,更甚者还能够打击“替课”的风气,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的“监控”。
人们会发现城市生活中这种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只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普及。政府机构、银行、安防、社区、酒店等领域都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诸多优势对现代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便利。无可争辩的是,一项好的技术本身带来的就是便捷,这样才能够为人接受和推广。人脸识别技术不管是金融支付、地铁安检,还是追踪罪犯、寻找失踪人口等,都是帮助人们更快地、更高效地完成这些事情。这些完成的事情本身又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所以中国各个城市应用推广这项技术确实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和潮流。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相对来说也是安全的,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人脸识别技术基于人的生物特性,有易测量、排他性、终身不变、自然性、不被察觉性等特点。“同质即灾难”,个体的生物特性通常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每个人不同的面部特征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性。
然而,任何人的脸部都没有做任何的加密措施,其 “不被察觉性”也决定了日常生活中人脸信息的数据采集是十分容易的。比如,警察可以在城里遍布人脸识别监控设备,当嫌疑人出现的时候,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和核对,这就能很快地帮助破案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罪犯,当他们被采集了之后,对他们的生活便造成了潜在的影响。此外,人脸识别目前还存在很多特殊情况,比如用人像图片去进行识别,又或是双胞胎识别的准确性等等都还存在问题。
因此,目前美国已有多座城市通过法律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比如旧金山,第一座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在已颁布的《反监控条例》中明确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随后,萨默维尔、奥克兰等多座城市也纷纷效仿,禁止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
在人脸识别盛行的时代,中国和俄罗斯都在极力推广和应用这项技术,但是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从人脸识别本身的缺陷来说,首先,这项技术最大的争议在于隐私,人脸信息的获取轻而易举。很多情况下,大众的信息被采集、存储甚至泄露,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困扰、甚至人身安全问题等后果却又是技术所无法承担的,人们在感到便捷的同时会有担忧。生物信息的保护似乎还没跟上这种技术上的进步,不知不知觉中,“脸就丢了”。最大的问题不是这项技术已经引发了社会事故,而是潜在的安全风险是未知的,人们的隐私数据如何被利用、流向何方等这些也都是未知。未知即恐惧。因此,人脸识别引发隐私争议,也是必然。
近日,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学生团体和隐私倡导者发起强烈反对之后,表明将不会继续展开面部识别项目,并禁止在校园内使用该技术。“我们已经确定,潜在的好处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校园社区所担心的却远远超过它。”很显然,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潜在风险的关注远远超过这项技术应用之后带来的便捷的关注,隐私问题如何解决是推广这项技术的瓶颈。
归根究底,这项技术无法给用户安全感,他们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活在监控之中,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人们出于对“被监控”的反感,也就会抵制这项技术。人在社会上就像是透明人,被人脸识别这项技术“一览无余”。或许有人会说,在抓捕罪犯或者坏人时,这项技术难道不能给人安全感吗?笔者认为,不能。当警察利用这项技术时,更多的是便捷,而受害人更多的是恐惧,在罪犯落网时,受害人或许是释然。可是其他时间,人们又会开始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泄露的数据信息会不会又被坏人利用进行犯罪。所以总的来说,人脸识别技术的便捷性超过安全感,对于人们的生活更有利的是减少时间,提高效率,而不是让人们能够有踏实的信任感。在这项技术覆盖的城市之中,人们或许是活在焦虑、担忧甚至恐惧之下的,要说安全感吗?并没什么有。
再来就是人脸识别这项技术的不完善,还有缺陷。因为人们的表情、姿势、装饰、神态等都会影响面部的特征提取和识别,从而大大影响检测的准确率。据纽约时报英文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人脸识别针对不同种族,准确率的差异较大,比如针对黑人女性的错误率高达 21%-35%,而针对白人男性的错误率则低于 1%。其实这或许和最开始系统测试时使用的人脸有关。对于种族较多、肤色较多的国家而言,人脸识别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完善。
此外,美国禁止人脸识别技术还有两点值得考虑的是,一方面在于更加注重国家安全的机密性,多座城市立法禁令针对的多个政府部门和执法机构,对于普通市民和商家是比较开放的,这说明美国相对于人们隐私而言,更担心黑客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窃取国家机密,威胁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在于人脸识别的误差会带来潜在的社会问题,比如针对黑人女性的错误率更高涉及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而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Gen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人脸识别设备最大的消费区域,预计2023年占全球比例将达到44.59%,在 2018-2023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9.53%。
美国已经开始给人脸识别“泼冷水”了,一系列禁令在多个城市开展。而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人脸识别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美国这种举措是走在国家前列还是因其本身独有的国家特色而决定的?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首先,美国本身的隐私意识相对较高,从其国家隐私权等法律的发展中可以体现。但是如今新媒体和新兴技术的崛起和发展,在腐蚀着人们的隐私意识界限。其次,人脸识别技术在美国的应用难度更大,因为美国的人种类别更为复杂,识别的准确率有待提升。而且正如前文所提及的,人脸识别潜在的社会问题尚未解决。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这类问题相对来说,影响较小。最后,中国对人脸识别的技术自信,也是如今推进这项技术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在soopat专利搜索引擎上以“人脸识别”为关键词检索得到20208项专利申请记录。2010-2018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逐年增长,2018年增加至5618项,为近年来最高,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相关专利申请数达3024项。根据LFW测试成绩显示,目前最优的系统在千万分之一的误报下达到识别准确率准确率已经超过99.8%,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识别程度,错误验证率也控制在0.2%以下。
1993-2019年全球人脸识别行业面部识别错误率变动
但是,同样的问题是在中国也有由人脸识别引发的隐私关注,比如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案,被媒体称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技术便捷和隐私风险的冲突,无论何时何地想必也不会少。
笔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要因地制宜,把握技术安全的原则在于适度,既不全面禁止,也不应该全面普及。若全面禁止,有如因噎废食,完全地舍弃人脸识别带给人们的福利;若全面普及,技术容易脱离控制和监管,潜在风险难以把控。所以,这项技术是谁用、在哪用、怎么用、用后的数据保存怎么做好等问题十分重要,也很关键,应该分场景去探讨人脸识别的安全风险,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其次,应尽早立法保障这项技术的使用是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给技术的发展留些空间。与此同时,相关信息应该公开透明,给民众安全感,比如在采集数据时说明用途并保证安全存储等。最后,相关单位的人脸数据采集、存储要有监管,这一系列的流程要有章可循。另外,人脸信息的安全保护是双向的,人们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某些人脸识别的授权要慎重。